學「閉嘴」!

一二三〇期,《商業周刊》用封面故事教人「閉嘴」,可見「不閉嘴」為禍之廣,已成為時代流行病。
我自己也是活了大半輩子,才知道「閉嘴」的重要;開始學「閉嘴」後,才知道「閉嘴」有多麼不容易。
我最近的心得是:學「閉嘴」,關係越遠、越單純,越容易;關係越近、越全面,越難。
有時候,我聽人說話,聽了老半天,忍不住插一句嘴,就導致對方強烈反彈;甚至於,耐住性子聽了很久,什麼也沒說,對方也越說越生氣。還有一次,我「閉嘴」了長達兩個月,結果狀況並無改善,最後導致自己失控爆發。

這樣的經驗,讓我看到「閉嘴」並不是「不說話」那麼簡單。如果在「閉嘴」的當下,無法處於接受、支持和謙卑的心境,而是仍然帶著知見、忍耐和傲慢,其實於事無補,甚至於把「閉嘴」弄成了「不和你一般見識」。
尤其是親近關係,彼此的習性和成見都已根深蒂固,有時候不須開口,只要一個無意識的表情或眼神,就足以讓人難受、挫折、感受到壓力、甚至被激怒。

我最近曾照鏡子,模擬自己聽某些人說某些事時的表情,不看還真不知道,一看嚇一大跳:原來自己的看法和態度,竟然是如此的「一目瞭然」。那樣的「嘴臉」,連自己看了都受不了,何況是別人?而當這樣的「嘴臉」出現時,通常我是在說:「我不過是在關心你…,」或者「我什麼都沒說…。」
了解到自己學「閉嘴」的功夫淺,我想起一位大師的名言:「眾生妄想如雷鳴。」原來,自己的「妄想」像打雷一樣的轟到別人,自己卻聽不見,或以為別人聽不見,還在認為「既然我已閉嘴,就錯不在我。」真是麻木至極。

真正的「閉嘴」,不單只是「無言」,還要能「無見」卻「有心」。能夠有心無見的聽別人說話,絕不是容易的事,但絕對價值連城。真能把這門功夫學會,其實人生大部分問題都已解決。
我如今修這門功課的方法,就是想像自己的念頭像打雷一樣,方圓百里內人人都聽得到;如果別人聽到我打雷而不悅,我絕不故做無辜狀的說:「我什麼都沒說…。」

1 則留言:

1.虹喬|好利|團購| 揪團 | 天然有機 | 天然草本|酸鹼平衡|促進消化|解決擾人的痛風 |排毒| 好康報報| 美食天堂 | 瘦身| 減肥 | 失眠困擾|改善體質||轉骨高手| 網路行銷顧問 | 網路創業課程,歡迎多留言,可以幫自己網站打廣告~
2.需要 虹喬好利 回覆,請勿使用匿名留言[可使用名稱/網址,名稱填自己名字,若無網址,請填E-mail]。
3.匿名攻訐、不相干之廣告適用於無條件刪去法,望請海涵:)
4.您可以使用一些 HTML 標記,如:
 <b>粗體</b>, <i>斜體</i>, <a href='網址'>描述文字</a>